综合能力: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

在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价值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工具性目标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者应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努力推动社会变革,在服务中与服务对象一同工作,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并在社会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倡导和寻求积极的社会变革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社会工作者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给予关心和尊重,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对象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对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保持开放与敏锐的意识。

4.注重服务中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是处理人的问题的工作,涉及人与人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包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换位思考)、建立积极和良性的沟通交流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彼此分享和相互帮助

5.待人真诚和守信

待人真诚和守信,社会工作者应坦诚地对待服务对象,并敢于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真诚地分析自我的问题和需要,坚持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与标准,并有效地运用它们开展社会服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基本信念
(1)尊重
(2)独特性
(3)相信人能改变
2.实践原则
(1)接纳

要尊重和接纳服务对象,真诚的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绝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

(2)非评判

“非评判”原则具体体现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倾向等不作倾向性的批评和判断,尊重服务对象在观念生活方式上的选择。

(3)个别化

即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要充分理解服务对象的个别差异。个别化强调特殊、个性化的表现。

(4)保密
(5)当事人自决

社会工作者要尊重当事人自决,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非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社会工作者作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挖掘潜能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背后的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二)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三)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四)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

(五)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

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价值观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内容,二者紧密联系但又彼此有差异。这些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值观是一种对事物的偏好或判断,它不等同于以关系建构为基础的伦理,前者关注好坏、善恶等基本判断或选择,后者更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或行为是否适当;

(2)价值观关注的是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确定标准,而伦理更关注在现实中如何实践价值的标准;

(3)尽管伦理与价值存在差异,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伦理的核心要素是善,而善恰恰又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伦理来源于价值并且与价值保持一致,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2.基本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负有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实践活动必须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出发点,专业服务要注重体现尊重、保密和公平。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是一个服务协作和注重团队努力的专业活动,非常强调同事之间的合作精神。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彼此尊重相互帮助。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专业群体,每一名社会工作者都对该专业的发展负有责任。同时,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本身也在影响专业的社会评价与专业权威。因此,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促进专业的权威及其发展。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专业实践始终对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道义承担。每一名社会工作者都应在专业范围内,各尽其责,尽心尽力,为推动社会变迁及发展、促进社会正义而不懈努力。

二、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决定

(一)伦理决定和伦理难题

1.伦理决定的含义
2.伦理难题的含义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指的是社会工作者经常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不仅包括资源本身的缺乏,也包括体制和政治的限制,还涉及到伦理原则自身的相互制约。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目标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身份与角色的冲突以及利益冲突等。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的伦理难题,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社会不同文化、心理认知和制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工作实践中服务对象自决与专业干预之间的张力。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议题和伦理决定

3.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决定

(1)保护生命原则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义务保护受助者的生命,也应保护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2)差别平等原则

差别平等原则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既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又要注重服务对象的差异,在助人过程中充分把握好平等待人个别化服务的理念。如在老人院舍照顾机构中,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和公平的理念与方式对待服务机构内每一位老年人,同时还要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等有意识地设计和提供个别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在心理、精神和人际互动等方面的需要。

(3)自由自主

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要充分保障服务对象的自由和自主以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动性和参与能力。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自由自主原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充分调动服务对象在服务参与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鼓励服务对象表达不同意见;注重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声音;尊重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的选择和决定。

(4)最小伤害

最小伤害原则,即社会工作者在作伦理决定和提供服务中,要尽力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预防和减少伦理决定和服务对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伤害,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5)生命质量原则

(6)隐私保密原则

一旦与服务对象签订了服务协议,社会工作者就要在提供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遵守保护受助者个人隐私和有关信息的承诺,绝不能轻易泄露服务对象的私人信息以及同服务相关的隐秘信息,以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权益。这一伦理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正确处理服务对象在专业过程中透露和提供的个人信息,包括信息资料的安全存放和使用程序上的专业性,不向任何其他人士和公众透露或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与隐秘资料,以确保服务对象的利益不受侵犯。

(7) 真诚原则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一、伦理守则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与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