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二、残疾人的需求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
1.康复权
2.教育权
3.劳动权
由于残疾人有自身的特殊身心障碍,需要特殊的就业保护政策,整个社会要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以促进残疾人的各种就业形式的发展,推动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与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
4.文化生活权
5.社会福利权
6.环境友好权
环境友好权指为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的权利。环境友好的重要措施是消除社会性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的“物化”因素,其主要包括物理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以及政治参与无障碍等。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2.残疾人社会工作功能发挥的特殊性
微观层面
(1)对残疾人提供直接的物质性帮助。(2)为残疾人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社会工作者既要为残疾人提供心理认知的辅导服务、咨询服务,又要帮助残疾人提升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中观层面
(1)推动残疾人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2)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是一项动用社区资源的创新性服务方式。
宏观层面
(1)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变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在长期存在并带有普遍性的“残疾人问题”上,占主导性地位的是社会性因素。(2)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
1.教育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残疾人教育康复在国内的定义中是指狭义上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并非是国际上流行的残疾人的"全纳教育"。教育康复是针对在社区或机构中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的青少年以及部分成年人,其重点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残疾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
2.职业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职业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且合理地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提供职业服务,如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指导、职业训练和有选择的安置工作。
3.社区康复及其主要内容
社区康复就是依托于城乡社区,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残疾人及其家庭等) ,在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康复领域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经济、有效和可行的"全面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重塑自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建立"亲和性"高的残疾人社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