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一)教育小组
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的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身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
(二)成长小组
适用于各类学生和边缘群体,工作目标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程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潜能。
(三)支持小组
一般指由具有某一共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信息、鼓励、建议和情感支持等,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四)治疗小组
一般来自于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社工通过小组工作活动帮助组员了解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辅以一定的资源整合或社会支持网络,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治疗。
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
一、互动模式
(二)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时,应坚持实施和贯彻以下的工作原则:
1.开放性的互动
开放性互动原则是指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应该运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询、反应、质疑与开放讨论等方法和技巧,来促进小组互动频率的加快和小组互动质量的提高。
2.平等性的互动
3.“面对面”的互动。
二、发展模式
(二)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
发展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特点是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积极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形成积极的小组互助关系,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为此,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发展模式时,应坚持贯彻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积极参与原则。即要协调和鼓励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者对发展的建议,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发展的经验。二是“使能者”原则。即要支持、帮助小组组员通过各种活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分享,更要发展认知、激发潜能,提升组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五)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1.小组的规模
小组的规模是指小组的大小,主要与小组的人数有关。一个小组在3-50人之间为佳。
比较适合讨论的是5人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的是8人小组。
治疗小组一般5-7人为宜,儿童小组一般6-8人为宜,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的小组规模则可稍大些,可以是30-50人。
二、开始阶段
(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协助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小组的规范有3类:一是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二是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三是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三、转折阶段
(一)组员的常见特征
1.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四、成熟阶段
(一)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成熟阶段是小组工作与活动的理想阶段,组员能够更加紧密地联合与互动,更容易达成有共识的决策,更顺畅和更有效地开展活动。主要表现如下。
1.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小组对组员有很强的吸引力,组员对小组的投入程度很深,愿意承担和分担更多的职责和任务。
2.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则大大减弱。当然,由于组员亲疏关系及喜好的差异,小组内部也会出现次小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次小组仅仅表现为互动和相互关怀的差异。
3.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4.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五、结束阶段
(一)小组及成员的一般特点
1.浓重的离别情绪
经过前几个阶段,组员之间已建立起密切的、支持性的组内人际关系。面临分离组员之间依依不舍,甚至产生悲伤和失落感。部分组员也会对将来能否建立一个互相信任与接纳的社会关系产生担忧。
这时的离别情绪主要表现在:一是采取逃避的态度否定小组即将结束的事实。例如,继续采用一贯的做法来互动,甚至引入一些新话题、新任务,或用缺席、较以往不同而冷淡对待组员等。二是出现退化行为,以期能够延长小组的日程,增加与社会工作者和组员相处的时间。例如,原本在小组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时又出现了,希望能再多举办几次活动。
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
一、沟通与互动技巧
(一)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1)专注与倾听;(2)积极回应;(3)适当自我表露;(4)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5)对信息进行磋商;(6)适当帮助梳理;(7)及时进行小结。
二、小组讨论技巧
(二)主持小组讨论
5.限制的技巧
当一些小组组员垄断小组讨论时,或当组员的发言太抽象时,或当小组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这里的限制手段包括:社会工作者用“是不是”的言辞问询其他善于发言的成员或者其他未发言的组员;及时切断话题,给予适时的打岔;也可以限定发言时间,或者调整发言的次序。
三、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四、小组评估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
2.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
(3)小组过程评估 小组过程评估是在小组发展中,收集相关资料,以显示组员变化和小组的发展过程状况。常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标准化测量工具(如问卷和量表)、行为计量表、自我报告、口头意见回馈、日记和日志、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记录、小组过程记录、总结记录、书面评估表、组员作业和作品等。